裂縫修補技術?

根據混凝土裂縫的起因、形狀和大小,采用不同封護方法進行修補,使結構因開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復的一種專門技術;適用于已有建筑物中各類裂縫的處理,但對受力性裂縫,除修補外,尚應采用相應的加固措施。
一、裂縫修補前,應經可靠鑒定確認為必須修補的裂縫,應根據裂縫的種類進行修補設計,確定其修補材料、修補方法和時間。
二、混凝土的裂縫按其形成可分為三類:靜止裂縫、活動裂縫及尚在發展的裂縫。應根據裂縫種類制定相應的修補加固措施及方法。
三、裂縫修補方法應符合的規定:
1、表面封閉法:利用混凝土表層微細獨立裂縫或網狀裂紋的毛細作用吸收低黏度且具有良好滲透性的修補膠液,封閉裂縫通道。對樓板和其他需要防滲的部位,尚應在混凝土表面粘貼纖維復合材料以增強封護作用。
2、注射法:以一定的壓力將低黏度、高強度的裂縫修補膠液注入裂縫空腔內;此方法適用于靜止的獨立裂縫、貫穿性裂縫以及蜂窩狀局部缺陷的補強和封閉。注射前,應按說明書的規定,對裂縫周邊進行密封。
3、壓力注漿法:在一定時間內,以較高壓力(按產品說明書確定)將修補裂縫的注漿料壓入裂縫腔內;此法適用于處理大型結構貫穿性裂縫、大體積混凝土的蜂窩狀嚴重缺陷以及深而蜿蜒的裂縫。
4、填充密封法:在構件表面沿裂縫走向騎縫鑿出槽深和槽寬分別不小于20mm和15mm的U形溝槽,然后用改性環氧樹脂或彈性填縫材料填充,并粘貼纖維復合材料以封閉其表面;此法適用于處理ω>0.5mm的活動裂縫和靜止裂縫。填充完畢后,其表面應做防護層。
四、裂縫修補材料應符合規定。
1、改性環氧樹脂、改性丙烯酸脂類、改性聚氨酯類等的修補膠液(包括配套的打底膠和修補膠)和聚合物注漿料等的合成樹脂類修補材料,適用于裂縫的封閉或補強,可用于表面封閉法、注射法或壓力注漿法進行修補。修補裂縫的膠液和注漿料的基本性能指標,應符合規范及設計要求。
2、無流動性的有機硅酮、聚硫橡膠、改性丙烯酸脂、聚氨酯等的嵌縫密封膠類修補材料,適用于活動裂縫的修補,以及混凝土與其他材料接縫界面干縮性縫隙的封堵。